大陆说的果然没错。 台湾终于迎来“最痛”的一天! 环球时报报道称,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一纸突如其来的暂扣令,让全球自行车巨头巨大集团陷入漩涡。理由是该...
2025-09-29 2
新年伊始,专家又出来“整活”了。某公募基金副总邓博士,最近围绕年轻人抱怨收入低不敢消费的一番言论引发热议。邓博士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真的很不像话,没有钱花了都是觉得父母给得太少,觉得企业公司老板给的工资太低,却很少去反思是否自己能力不够。比如因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水平不够,所以才有这么低的工资。他还表示,其实对于国内很多年轻人来讲,同样这点活在泰国或者越南,人家可能只要一半工资,一样能干。
专家言下之意是国内年轻人工资不低,低也是自己的原因,且比下有余,其实算高的。无独有偶,稍早之前,也有专家建议年轻人不应为钱选工作,毕业生不应该考虑自己能赚多少钱,而是应该在30岁之前的这一阶段,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欢的事,工资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就够了,工作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专家的这些言论,听起来是不是有熟悉的“何不食肉糜”味?
“专家”一词近些年开始,有逐渐被反智化、污名化的趋势,背后不无原因。专家尽管也多是筚路蓝缕、一路奋斗而来,但在身处今天的高位之后,往往会对过往的艰辛选择性遗忘,从而无法与受众共情,更懒得换位思考。
以上述案例来说,道理很简单,同样的活,泰国或者越南的年轻人的确可能只要一半工资就能干,但泰国、越南的物价、消费水准,尤其是房价,显然差别甚大。等量代换之后,泰国、越南的年轻人即便只拿一半薪资,可能就相当于国内的年轻人拿了高薪。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阶段都不同,不能简单因为年轻人抱怨几句,就随便对比,还批评人家矫情。
至于工作选择问题,哪个毕业生不想把工作和爱好结合起来,用不着操心衣食住行,问题是有得选吗?工作是残酷的,多数人往往只能被动选择,尤其是在刚步入职场的阶段,兴趣爱好和体面的收入,孰轻孰重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父母的期望,生活中各种支出,都可谓实实在在,必须习惯在压力之下努力工作。年轻人的难处显而易见,而这种境况相信过来人也有体会。
而年轻人能力够不够的问题,薪资当然是最直接的体现,但问题是大家面临严峻的竞争,年轻人即便能力够了,能够像华为那样出天价薪资挑选优秀人才的企业并不多。这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逻辑决定的,即便毕业于名校,也要经历市场的洗礼,现实中有些本来预期较高的年轻人,只能拿着低一档的薪资去行业里“卷”。
尽管我们经常听闻外卖、快递、保姆家政等行业有人月入过万元,可无论是官方数据还是第三方统计的数据,月入过万乃至月入八千,早已一骑绝尘,超过了全国所有地区的平均数。月薪五千看起来并不高,可早就有人提醒,这一数字在十四亿人中已经算在中上游了,这种状况是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每个人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可将工资不高问题简单归咎于个人能力,显然有失偏颇。
类似消息一多,年轻人也都淡定了,纷纷认为专家建议得“真好”,下次不要建议了。口不择言的专家和一肚子气的年轻人,“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外部感受也并非没有改观的可能。年轻人可以是火焰,要相信依靠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会实现个人薪资待遇以及层次的向上突破,尤其不因暂时的窘境而让自己陷入读书无用论误区。而专家则可以是海水,要用在冲破自身视野的板结与羁縻,给努力拼搏的普通年轻人争取更多的可能性,这才是专业人士该有的担当。
现在社会各方都在帮助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困难不能忽视。从这个角度去看,上述专家的着眼点搞反了,盯着年轻人去苛求,忘记了自己年轻时的委屈和怨言。 □魏敏
相关文章
大陆说的果然没错。 台湾终于迎来“最痛”的一天! 环球时报报道称,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一纸突如其来的暂扣令,让全球自行车巨头巨大集团陷入漩涡。理由是该...
2025-09-29 2
据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南京市鼓楼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二级巡视员滕献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南京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滕献忠 资料图 公...
2025-09-29 1
编辑 陈莉 实习生 彭紫桐 近日,常州万豪酒店因“拖鞋循环使用”引发舆论风波。 一段网络曝光的视频显示,酒店客房内的拖鞋并非一次性用品,而是经过清洗后...
2025-09-29 1
“快!有人窒息了!”一声急促的呼救声骤然响起,瞬间打破了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关节外科十四楼原有的宁静。日前,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在该科室紧急...
2025-09-29 1
丹徒 扬子晚报网9月29日讯(通讯员 潘玉洁 庞琦 记者 姜天圣)中秋逢国庆,家国共团圆。在这个满载欢庆的黄金周假期,镇江丹徒区精心策划并推出两条专属...
2025-09-29 0
大连万达集团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制高消费一事上演了戏剧性一幕。 此前,案件审理流程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被强制执行1.86亿元,执行法院为甘肃省兰州...
2025-09-29 0
近期,中国向全球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到2035年,温室气体排放将削减7%至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力争超过30%。这样一个承诺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应...
2025-09-2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