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币交易所文章正文

一声 “你还好吗 ”或能挽救一条命

火币交易所 2022年09月09日 09:08 69 Connor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团队

▲陈冰冰医生在社区做“预防自杀日”公益宣传活动

展开全文

▲陈冰冰医生在接听热线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为“展现行动,创造希望”。自杀是个复杂而又沉重的话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繁忙的生活中,您是否愿意多花一点时间与家人、朋友、同事多一点联系,多留意一下他们的行为举止,也许简单而又暖心的一句“你还好吗?”就会挽救一个生命。

1

热线24小时守候高危求助人群数量攀升

在厦门市仙岳医院,设有一条特殊的热线——心理危机干预热线(0592-5395159),从2009年开始,这条热线提供全天24小时公益咨询服务,至今已接听十几万通电话。今年以来,已接听300多例自杀相关的高危来电。求助者来自全国各地,主要以厦门及周边地区居多。

厦门市仙岳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与咨询室中级心理治疗师陈冰冰介绍,今年拨打热线的高危人群数量比往年要多,来电者男女比例相差不大,青少年来电呈上涨趋势。不同年龄段人群欲自杀的主要原因各不相同,学生群体主要以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为主;成年人主要以情感、工作、家庭、经济等原因为主。近几年,随着网络兴起,网贷欠债、网络赌博等压力正成为自杀的新诱因。

2

女生电话中哭泣心理咨询师成痛苦者的“灯塔”

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的成员,遇到轻生者求助时,陈冰冰他们是如何成为那些痛苦者的“灯塔”?又是如何进行干预的呢?

晚上8时,“叮铃铃……”热线急促响起,陈冰冰拿起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哭泣声。作为一名专业心理治疗师,陈冰冰知道“积极倾听”是必要且有益的。她为来电者留下足够的情绪宣泄时间,安静地聆听。这是一位15岁的初中女生,平时她和父母关系较为紧张。女生觉得父母和她沟通态度强硬,口气很“冲”,有时,想提一些需求时,还没等她说完,父母就很快否定,还责怪她“不该乱想”。家中还有一位三四岁的弟弟,女生觉得父母偏爱弟弟,冷落了自已。久而久之,她变得异常沉默,经常把自己反锁在房中。父母看她这样,以为她在房内玩游戏,不学习,矛盾越积越深。吃饭时,因为妈妈只为弟弟打饭,没给自己打,这成了她当晚的“情绪引爆点”。“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死了算!”心灰意冷之际,女生拨通了热线电话。在整个倾听过程中,陈冰冰一边做好情绪、情感、感受的反馈,一边评估女生精神状态和自杀的风险,通过理解和共情,告诉她:“你是好孩子,曾经也一定努力过想跟父母处好关系,只是你的一些需求和表达没有被他们看见。”陈冰冰逐渐拉近距离,取得女生的信任,待她情绪缓和之后,再给她一定的建议,帮助她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同时不忘告诉她:“下次如果还有情绪冲动时,可以及时来电寻求专业帮助。”最终在陈冰冰的疏导下,女生抑郁情绪得到缓解。

3

一个小小的举动

就有可能拯救一条生命

现实中,轻生者的想法很复杂,导致自杀的因素和原因也很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只要您留心,有自杀倾向的人在自杀之前往往会有一些行为和信号。比如,他(她)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杀的方式,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也会透露类似“活着真没意思”“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这样的言语;平时很随意的一个人,突然做事井然有序,与亲朋一一告别;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频繁出现意外事故;无法入睡或嗜睡,以及情绪发生剧烈变化等。

陈冰冰说,当您的身边有某人突然出现这些征兆时,不妨停下脚步,暖心地问候一声:“你最近还好吗?”或者花点时间与之进行交谈,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认可他们表露出的情感,不要进行评判。适当时还可以分享个人战胜困难的经验,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大有裨益,有可能就拯救了一条生命,帮助挣扎在绝望边缘的人建立一种联结和希望。“有时甚至还可以直接问‘你是有自杀的想法吗?’”这样问,不但不会引起自杀,其实是给他一个谈论苦恼的机会,反而会拯救生命。“临床上,也会碰到有些青少年,知道好友有自杀念头,但为了义气,就想替对方保密。”陈冰冰提醒,这样的压力与责任并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朋友除了情感上的支持外,还必须诚恳地告诉他:任何时候生命都应放在首位,倘若你真的要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我是不会替你保密的,正因为我是你的好朋友,所以我需要寻求他人一起来帮助你。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是可预防的,一句良言可能会挽救一个生命。希望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帮助那些在困境里绝望的人。

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陈鹭

发表评论

火币交易所(huobi) | 火币全球站官网入口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