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币交易所文章正文

40岁下岗女工是如何从借债起家做到资产千万办公司的?

火币交易所 2022年08月29日 09:28 115 Connor

十年间,从一名下岗工人到赫赫有名的民企董事长,从借债起家开小店到资产千万办公司,年仅40岁的李冬莲用超乎常人的创业精神书写了一段成功女性的故事。

1995年,39岁的李冬莲从景德镇物资局下岗。面对生活压力,她没有抱怨,没有气馁,而是挺直腰杆重新寻求人生路。由于工作期间曾接触过建筑陶瓷,李冬莲认定建陶会有广阔前景,于是决定开一家店。

刚开时,她借钱在建材街租了一间最小的店面,并向朋友赊了200箱面砖。可由于店面小、品种单一,很少有人光顾。尽管如此,李冬莲仍用最好的服务态度和最优惠价格对待每一位顾客,慢慢的,顾客竟多了起来。

有了一些固定收入,李冬莲就开始丰富品种。为了进到一些款式新的产品,她白天在店里做生意,晚上乘车去乐平进货。这样辛苦的日子熬了大半年后,她终于积攒到一万元,于是便去广州采购更多的新品种。

经过四年的摸爬滚打,李冬莲不断扩大经营,不仅将店面做到了建材街最大,而且,经营品种也是最多,店里员工从自己一个人发展到十多人,年销量达到500多万元,她的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

敏锐的眼光、吃苦的精神和面对困难不认输的人生态度,使李冬莲成功迈开了创业的第一步。有一次,李冬莲去高安某建陶厂进货,那儿的人得知她来自瓷都景德镇,开玩笑说:“你们瓷都生产不出好的建陶,真有愧这个称号。”一席话深深刺痛了李冬莲的心,她坚定地回答:“瓷都就是瓷都,没有的东西一定会有,而且还会是最好的”。回到景德镇后,她下定决心要开办一家建陶企业,要创出家乡的品牌。

为了丰富企业生产、管理和销售知识,李冬莲专门投股到南昌一家地砖厂,经过一年的学习,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个人资产也有了一个新的增长。

2002年,李冬莲投资500万,接下亏损企业——原景德镇装饰材料厂,创办了自己的建陶企业。公司开办仅两年多时间,就成功开发全瓷外墙砖系列新产品50多个,不仅填补了该市建陶业的一项空白,而且实现了年产量150余万平方米,年产值2000余万元的良好业绩。目前,公司产品不仅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还打入了欧洲市场。这全都依赖于她的经营管理策略:

她重人才,坚决杜绝亲戚来企业工作,而且企业中每一位技术骨干都是她耗尽心思从外地请来。

她重管理,处处体现人性化。她把员工真正当成企业的主人,每时每刻关心他们的生活,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要求。

她重信誉,对待客户从不敢怠慢。记得有一次,上海一客户一次性订了整栋大楼共7万平方米的外墙砖。李冬莲垫资百万元生产,在10几天内连续开窑数次做完。谁料,客户陆续提货到上海并已将大部分产品使用后,发现每窑产品的颜色有偏差,竟要求全部退货。得此消息后,李冬莲十分爽快地答应下来,并一次下料,加班加点为其重新生产。为此,她赢得了良好的信誉。此外,她还专门为客户制定了三个“24小时”,即确保款到24小时内为客户发货;客户有任何疑义,24小时内答复;新产品上市,24小时内为客户送样。

她有爱心,接纳了200多名下岗工人到自己的企业中再就业,而且每年资助20名困难学生重返校园。

走到今天,李冬莲可谓成功,获得“瓷都十佳女企业家”和“瓷都十大杰出青年”的光荣称号。

小编说,下岗不等于失业,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再就业。现实中下岗后实现成功再就业,并做出成就的也不乏其人,这就说明了下岗再就业的关键在于职工自身素质的高低。一般来说,一个懂技术、有特长、工作勤奋有敬业精神的职工,企业是不会让他下岗的,即便是下了岗,他也会很快找到发挥自己专长的岗位。所以下岗职工提高自身素质是实现再就业最根本的条件。

发表评论

火币交易所(huobi) | 火币全球站官网入口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