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币app官网下载文章正文

她一开口,你就回到青春期

火币app官网下载 2022年08月17日 15:18 105 Connor

有些人一张嘴,就会瞬间让你回到某个难忘的时刻。

比如梁静茹。

最近新一季《中国好声音》(下称《好声音》)开播,她是导师之一。开场的导师秀,她唱了李荣浩的《我知道是你》和《耳朵》。

我觉得她唱歌像女巫念咒语,唱别人的歌也会带着她的魔法,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温柔又治愈的力量。

结婚、生育、离婚……她这些年经历的事情不少,可只要出现在大众面前,她就是那个可以轻松戳中人心的梁静茹。

展开全文

小时候,我一直觉得梁静茹是最不像“天后”的天后。

千禧年前后是中国台湾唱片行业的黄金年代,当时有“四小天后”的说法,指的是:孙燕姿、萧亚轩、蔡依林和梁静茹。

孙燕姿是打败周杰伦拿下金曲奖最佳新人的“怪物新人”;萧亚轩第一张专辑直接爆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和《Cappuccino》两首歌;蔡依林一出道就被称为“少男杀手”,存在感也不低。

梁静茹呢?第一张专辑反响平平,直到第二张专辑,才碰上那首为全华语地区提供“勇气”的《勇气》。

就算歌爆了人红了,她也始终少一点星味,唱的也是普通人在爱情里的悲欢离合。

不过这恰恰也是她最特别的地方。

比起大歌星,我总觉得她更像是一个遥远的朋友,或者是另一个自己。

她唱刚相恋的患得患失:“不敢用力呼吸,不敢太贪心太相信我的幸运百分之百是你。”

她唱热恋时黏糊糊的甜蜜:“分享热汤,我们两支汤匙一个碗。左心房,暖暖的好饱满。”

她也唱失恋的痛苦和狼狈:“你以为爱,就是被爱,你挥霍了我的崇拜。”

还有时过境迁的潇洒:“分手快乐,祝你快乐,挥别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

她唱起少女心事总是温柔又治愈。

只要拿出MP3戴起耳机,她就可以陪你哭陪你笑,陪你走过暗恋的酸涩、恋爱的悸动、分手的失落……

唱情歌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梁静茹总是能打动人?

大概是因为她一直以很真诚、很敞开的状态在面对我们吧。不单单在唱歌时,也在其他的时刻。

让我印象很深的有两个瞬间。

一个是2017年,梁静茹去五月天的演唱会当嘉宾。

一点点前情提要,梁静茹和五月天的贝斯手玛莎谈过恋爱。两人曾经非常甜蜜,但在2007年分道扬镳。

前面提到的那首《崇拜》,就是分手后梁静茹录的歌,不少人认为是献给这段爱情的挽歌。

分手10年之后,他们都分别结婚生子,在舞台上重逢。

梁静茹笑眯眯地望向玛莎,玛莎害羞地低着头弹琴。过往的爱意、遗憾和痛苦都已经成为人生的注脚,在全新的人生阶段,他们依然可以祝福对方。

台上的他们相视一笑,那个画面不再甜蜜但依然动人。

另一个是2019年,她宣布离婚后参加采访,聊到恢复了单身生活。

那场离婚最出圈的梗应该是范玮琪那句“隐隐约约有听说过”,梁静茹后面的回应反而没那么多人注意到。

她说自己是愿意跟大家分享真实体会的人,不希望瞒着歌迷,能够勇于面对离婚本身也是好事。

她还聊到大家给她的鼓励,吃饭时有服务员送她一个甜点,上面写着加油,她看到之后眼泪快掉下来:“大家好像都把我当朋友在关心着,谢谢你们的关心,我都收到了。”

整个采访她表现得坦诚又温柔,不像是明星在回应离婚,倒像是邻居家的大姐姐跟你聊心事。

没有忙着给自己贴什么坚强妈妈的标签,承认自己需要勇气面对离婚,感谢大家对她的鼓励。

她并没有说多特别的话,但在看过内娱各种各样的“离婚大战”之后,我越发认识到这样的人有多珍贵。

梁静茹身上有种“老派艺人”的矜持和真诚,尽力用体面而诚实的状态面对大众。私事发生了能展现的就亮出来,不能说的就直接回避,不会东拉西扯糊弄大家。

这次她参加《好声音》,展现出来的也是一样的真诚。

有选手唱她的歌,她就认真讲述自己当初录歌的心态,很愿意把自己的经历拿出来跟大家交流。

还会开开心心地拉着人家合唱,给我看出一种“选手既然来参加节目我就要让他够本”的味道。

她有点让我想到了王心凌参加《乘风破浪》。

当然,这两个节目设置很不一样,梁静茹是当导师,王心凌是当选手。不过她们一出现,就能很轻易地勾起大家的“回忆杀”。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她俩都在大部分人的青春里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是她们应该都可以算“时光胶囊”型明星。

也就是说,观众可以安心地把她们当成“时光胶囊”,在她们身上寄托众多青春时代的回忆。

她们也珍重地对待这些寄托,只要出现在台前,就始终对大家的回忆保持敬意,有“给观众交代”和“维持人设”的自觉。

王心凌在浪姐上有一个小细节蛮戳我的,她的微博营业始终保持跟节目播出同步。节目播出到五公分组,她才正式在微博上与五公分到一组的唐诗逸互关。

在一个剧透和观众repo满天飞的节目里,她执着地维护着综艺的“当下感”,要等屏幕前的观众也就座了才开始完整的“表演”。

不管是梁静茹上节目跟选手合唱,还是王心凌对时间线的在意,我觉得都是她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维护观众的体验感。

在镜头前,她们会以一种“服务”的态度来面对观众。

在业务上从不放松,她们几乎没有拉胯的舞台。

碰上什么引起大众讨论的事情,她们会以“给大家一个交代”的态度来面对,不太会随随便便就“律师函警告”。

作为观众,过了二十多年回头看她们,也不会有“年少无知真心错付”的懊悔,甚至还能从她们身上拾起青春的碎片。

这本来是艺人的本分,公众人物赚这份钱,就应该有类似的自觉。只是如今低头环顾娱乐圈,这样尽职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有时候也会感慨,80后、90后运气算不错的,青春期里都是听不腻的好歌和经得起回忆的偶像,而不是记不住的烂曲和用365种方法花式塌房的爱豆。

发表评论

火币交易所(huobi) | 火币全球站官网入口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